您的位置  > 工商注册

重庆举行“渝快办”渝悦生活服务专区推广应用新闻发布会

今天(28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渝快班”渝悦生活服务区推广应用新闻发布会。 就解决公民住房困难、就业创业等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阳松、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唐勇、副主任杨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吴莉回答相关问题。

解决新公民、青少年住房困难

重庆采取了哪些措施?

郭唐勇介绍相关情况。 吴旺阳 摄

郭唐勇介绍,重庆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以商品房市场为重点,满足多层次购房需求,以政府为主体的基本住房保障。 租赁住房主要用于解决新公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积极引导形成“先租、后购、后改善”的住房梯度消费理念,解决新公民住房问题年轻人通过租房和购买两种方式。

在支持“租”方面:

●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三年来,全市共筹集租赁住房21万套,解决了约50万新市民和年轻人的租房问题。

●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以盘活存量为主,适当新建为辅,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重点筹措“1.4区”(即轨道交通车站、商业办公区、工业园区、校园、医院),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实现“三房贯通”,满足各层次的租赁需求。 将符合条件的市场租赁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管理,通过奖励补贴政策引导社会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盘活利用,支持享受租金补贴的保障对象就近租用市场租赁住房,实现开放使用租赁住房资源。

在支持“购买”方面:

●优化购房政策,出台《重庆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差别化的金融、税收等政策,保障刚性需求,支持改善需求。

●提供支持政策,支持家庭“买新卖旧”、“卖旧买新”,促进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场良性循环。 例如,出售现有住房后,只有一套或更少住房且仅有一笔未偿还商业住房贷款的家庭,再次购房时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着力提高住房质量。 近年来,新增住宅用地容积率从2.5左右逐渐下降至1.5左右。 同时,加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技术在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集成应用,更加精准、贴切地满足公众对高端住宅的需求。 品质生活的需要。

鱼跃生活服务区“住宿”版块截图

下一步,重庆将继续丰富“鱼跃生活”服务区内容,新增房屋核验、房屋展示等模块,方便市民在线找房、租房; 完善服务功能,新增网上委托、网上签字、租金监管等功能,可利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功能,实行“非面对面”备案,提高服务监管水平。

在“鱼快班”鱼跃社会服务区“产业”版块

服务内容和政策措施有哪些?

夏阳松介绍了相关情况。 吴旺阳 摄

夏阳松介绍,鱼跃生活服务区的“产业”版块有相应的栏目,重点关注“服务”和“政策”。

在“创业服务”、“就业服务”栏目,为劳动者提供线上线下招聘会信息查询、创业指导、就业创业定制服务方案、就业创业证件查询、失业维持等服务。保险金给付账户、失业保险金申请。 接待服务项目近10项。

鱼跃生活服务区“产业”版块截图

在“创业政策导航”和“就业政策导航”栏目中,为劳动者提供了20余项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和网上申请渠道指导,主要包括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就业补贴、就业实习等。补贴。 、求职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事项。

目前,重庆已实现失业保险稳定缴费“免申领”,并正在推广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求职创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多项政策“免申领”。等等,从“政策找人”到“政策找人”向“政策找人”转变。

“鱼跃生活”服务区“创业服务”栏目

有哪些服务可以促进创业?

杨光介绍了相关情况。 吴旺阳 摄

近年来,重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线上线下开办企业更加便捷。 为支持创业者随时随地创业,重庆基于“渝快办”APP开发了创业小程序“e企”,实现了创业从线下到线上的升级。移动的。 点击“御悦生活”“住宅、物业、娱乐、购物”服务区,点击“也”即可快速找到“E企业”申请企业。

点击视频查看“E化企业管理”做什么?视频:卜·视觉/李从冲

杨光介绍,“E化企业管理”在创业方面有四个特点:

●所有事项一次申请。 通过“御快办”区块链技术,用数据跑腿代替大量跑腿,原本需要到多个部门窗口办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就业和社保登记的企业、公积金账户开立等服务均纳入“E企办”。 创业者只需使用手机即可完成创业申请,无需重复申报。 整个过程“在线”、“指尖”、“零面对面”。

●整个流程可通过一个网站办理。 “e企办”通过深化各类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名称“自由查询”、经营范围“自由选择”、标准住所“承诺”,通过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减轻企业申报负担。系统智能水平。 深入运用“御快办”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以电子材料替代纸质材料,以线上实名认证替代线下亲自确认,为创业者提供“安全、便捷、愉快”的服务。 ” 创业服务。

鱼跃生活服务区“商务”版块“E企业”界面截图

●整个过程一天内完成。 全市多个部门通力协作,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全部开办企业业务。 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等办理结果均通过各区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业务窗口一次性领取。 企业家可以选择邮寄。 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创业。

●整个过程成本为零。 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购制。 启动资金无需一次性提供。 可以是“零首付”,也可以是“分期付款”。 创业各环节均不收取任何费用,整个过程零成本。 此外,政府还为新设立企业免费提供一套印章(包括公章、财务印章、发票印章、法人印章共4枚)和税务UKey。 按市场价格计算,这样可以节省1000多元。

将推出哪些新举措激发市场活力?

杨光介绍,今年1-5月,市场主体活力绽放,全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3万个,同比增长10.12%。 下一步,重庆还将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推出以下新举措:

●推行企业服务“一站式”。 电子营业执照在“渝通”等多领域深入应用,着力跨部门企业相关信息共享,缓解企业不同场景重复录入、重复报送,逐步实现“少填报”和“减少材料”“减少环节”。

●拓展银行账户预留功能。 企业注册信息、开户信息实时共享。 开户银行生成企业预留账号后,将及时反馈给申请人及税务、社保、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方便企业后续办理相关业务。

●社会保障登记延伸服务。 企业成立后,支持使用“E企办”分时服务功能办理银行账户与社保缴费账户绑定业务,自动代扣社保费,实现“一站式办理”后续社会保障登记和企业设立事宜。

采取哪些措施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夏阳松介绍,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重庆注重“促进、帮扶、支持、稳定”合力。

●“促”方面,鼓励企业吸纳,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就业补贴支持,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渠道。 同时,鼓励个体经营、个体经营,对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帮扶”方面,依托公营、商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征集就业岗位,建立实名帮扶台账,提供就业指导1个、岗位推荐3个、技能培训1个、就业实习机会1个。要求。 推动“码上求职、云端就业”线上服务对接,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在“扶持”上,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高校毕业生,专职人员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发展基层管理服务岗位,吸纳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按当地社区(村)专职人员工资支付。

●“稳”方面,定期对已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走访,详细了解他们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政策享受、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等问题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

西部科学城 重庆高新区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哪些特色服务?

吴莉介绍,作为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服务试点单位,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全链条梳理整合,政策信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服务、创业创业、企业成长五大领域。 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鱼跃生活服务区“产业”板块大学生创新创业界面截图

●政策信息“一网通”。 打破了原有分散的创新创业政策格局,梳理整合了33项创新创业政策和4项行业信息,实现了人才、产业、税收、融资、金融等创新创业政策信息“一站式”获取。成果转化。

●通过一个网站即可获得专业咨询。 5个创业指导工作室提供专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可以获得指导咨询、项目研讨、经验交流等“一对一”创业指导服务。

●金融融资“一体”。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汇聚了三大优质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融资援助服务。 目前,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已向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过800万元,支持创业项目154个。

●企业孵化“一网申请”。 利用平台地图,整合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25家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全市295家科技园。 依托地理位置信息,实现孵化基地精准搜索定位和在线申请落户。

●服务事宜“在线”办理。 对大学生关心的档案受理、社保、医保、落户、住房申请、创业等23项创新创业服务事项进行全流程细化梳理,实现“一停止”处理。

吴莉介绍了相关情况。 吴旺阳 摄

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

未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吴力介绍,下一步,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科学城建设,将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实现科学城“三个目标”。 “鱼跃生活”线上平台。 甚至”。

①更加贴近大学生需求。 科学城是企业家的城市,大学生是未来的企业家。 通过链接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集群,将创新创业的生态和文化融入大学。 通过网络专栏,引导大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关注创新创业、参与社会实践,大三、大四了解创新创业和投资。 实习培养形成从人才培养到社会实践的培养链,实现从学位到岗位的成长跨越,构建从大学城到科学城开放的创新创业人才通道。

② 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孵化载体等平台建设,聚焦科研、产业、人才、生产、生活、生态协作,集聚高校科研团队和创业社区。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好、更方便、更准确的服务。

③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 每年约有2万名大学生走出大学城,3万多名青年才俊来到科学城。 通过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大学创新创业”“物联网”应用场景; 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整合更多资源,提供更多机会,为创业主体“松绑”,为求职者“赋能”。

热门文章